【求职护航 谨防陷阱】无资质非法中介,退退退!

2025年3月14日   点击人次: 83   

求职季开启

为加强警示教育

增强毕业生防范风险意识

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

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教育厅

面向全省高校开展“就业权益保护月”活动

推出《2025年高校毕业生

防范招聘求职“陷阱”典型案例集》




3月12日起

“云南发布”将连续推送五期

防范招聘求职“陷阱”典型案例

今天,一起来看第一期

 防范无资质非法中介 

????



典型案例①:花钱买工作被骗




  大学毕业的小李在同乡介绍下,认识了一位自称从事劳务推荐的公司老总宁先生。对方承诺,只需支付10多万元,就能安排小李进入某机场成为正式编制员工,并承诺帮助其取得国家初级安检证书。

  小李与其签订就业推荐服务协议后,共交了10.8万元,包括10万元服务费用及8000元培训相关费用,然而,对方承诺的工作却迟迟没有兑现,更糟糕的是,公司突然搬走。小李事后发现,该公司的经营范围中并不包含相关服务,且已被市场监管部门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典型案例②:求职遭“录资料”缴费陷阱




  杨某是一名大学毕业生,她在网上看到一则兼职招聘信息,可提供“微胖服饰拍摄”的工作,工资日结。杨某心动后联系了该公司,并在对方否认自己是中介的情况下前往了公司所在地。然而,经过一系列繁琐的面试和所谓的“录资料”流程后,杨某被要求缴纳高达2200元的费用。第二天,她得知有活动时还要面试,并从其他模特那里了解到自己的条件根本就不符合工作要求。当她提出退款时,公司却以已签经纪合同为由拒绝退款。

  杨某在发现自己被骗后,尝试与公司协商退款但未果。随后,她寻求了媒体的帮助并曝光了此事。媒体介入后,公司副总出示“经纪合同”,坚称费用合理。杨某则反驳,称自己本意求职,非经介绍,指责对方隐瞒中介身份,诱签经纪合同,构成欺诈。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



典型案例③:虚假高薪许诺骗取中介费




  小李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看着身边同学陆续找到工作,自己内心十分焦急。一天,他在浏览某招聘网站时,被一则招聘广告吸引。广告宣称某知名企业招聘储备干部,待遇优渥,高薪且福利完善,工作环境舒适。小李按照广告上的联系方式,找到了中介机构D。D机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称与多家大型企业合作,可助其轻松入职知名企业,但需先付2000元中介费。

  小李有些犹豫,但想到这份工作的诱人前景,还是决定交钱。缴纳中介费后,小李满心欢喜地等待入职通知。不久后,他终于接到了通知,然而入职当天他就发现情况不对劲。这家所谓的知名企业,实则规模甚小,仅为一家简陋的加工厂,其工作环境与广告宣传大相径庭。薪资待遇也远没有宣传的那么高,不仅没有五险一金,甚至都没有与他签订劳动合同。小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他找到中介D理论,要求退还中介费并赔偿损失。但中介D却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称他们只是提供就业信息服务,无法保证企业的实际情况,拒绝退还中介费。



典型案例④:借央企国企及党政企事业单位名义发布招聘信息诈骗





  2024年6月17日,某市公安局接到辖区某大学毕业生宋某报案称,自己被秦某、于某等人以解决工作为由骗走21万元。随后,公安局立即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迅速开展侦查取证工作,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为某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的法人秦某及股东于某,并于6月21日将犯罪嫌疑人秦某、于某抓捕归案。

  经查,2021年底至2024年6月期间,某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法人秦某及股东于某等,假借央企国企及党政企事业单位名义发布招聘信息,以可安排入职43家单位正式编制为由,通过伪造招聘文书、假公章、组织虚假考试等方式,对8个市州400余名应往届大学毕业生实施诈骗,涉案金额8000余万元。



典型案例⑤:以招聘为幌子实施偷盗抢劫活动





  某同学收到某公司的一条短信,请其尽快到公司来面试,但该同学都没投过这个公司,就打电话去询问,对方答复在某人才网上看到的。该同学按时赴约,但找不到地方就再次联系公司。很快一个骑摩托的人过来接该同学。车刚开,骑摩托的人就让该同学通知公司说很快就到了,在电话中公司对该同学说让骑摩托的人接电话另有事安排。该同学刚把电话递给骑摩托的,一份文件就从车上落了下来,出于礼貌该同学下车帮忙捡文件,等捡起文件,摩托车已经不见了,手机和包也跟着去了。


各位同学
求职是人生的重要转折
无良中介的“套路”
可能让你的努力付诸东流!
请牢记以下安全小贴士
守护你的权益与未来



大家还有哪些防骗小妙招?
欢迎留言和小布讨论!

来源:云南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