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护航 谨防陷阱|捂紧钱包,远离“付费上岗”!
2025年3月14日
点击人次:
838
求职季开启
为加强警示教育
增强毕业生防范风险意识
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
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教育厅
面向全省高校开展“就业权益保护月”活动
推出《2025年高校毕业生
防范招聘求职“陷阱”典型案例集》
3月12日起
“云南发布”将连续推送五期
防范招聘求职“陷阱”典型案例
今天,一起来看第三期
防范以招聘为幌子收费
自2023年4月起,一家无人力资源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许可的公司,擅自在网上发布招聘广告,吸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面试过程中,该公司以“能力不足导致面试未通过”为由,诱导求职者参加“新媒体运营、直播运营”等不同名目的职业技能培训,收取每人2万元左右的培训费用,承诺培训后推荐高薪工作岗位。如求职者表示无力承担培训费用,该公司则诱导其办理小额贷款。但在求职者完成培训后,公司并未履行承诺。
应届毕业生小肖向招聘网站投递求职简历,收到一家公司的面试通知。在面试中,主考官宣称公司规模强大,旗下有许多子公司还和多家知名企业有合作。最后告知小肖,小肖已被录取了,但因其个人缺乏工作经验和技能,需参加岗前培训。
为了防止小夏培训后就跳槽需要支付培训费用,要求小肖支付2.18万元培训费就能上岗,每月能拿到不低于1万元的高薪。如果没钱,公司可提供“培训贷”,以后用工资偿还。听了这番说辞后,小肖心动了,就向公司指定的借贷机构贷了款。小肖经培训后上岗没几天,公司就以其工作能力太差为由,将其辞退。可是,他的手机却不停地收到提醒其按月还贷、否则要付高额违约金的信息。
小李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他在某招聘网站上看到一则待遇优厚、工作轻松的招聘信息,便投递了简历。很快,他收到了面试邀请,并通过了面试。然而,在入职前,公司却要求他缴纳一笔所谓的“培训费”和“服装费”。小李虽然有些疑虑,但考虑到待遇不错,还是缴纳了费用。然而,入职后他才发现,所谓的“公司”并不存在,自己被骗取所谓的“培训费”和“服装费”。
张三是一名即将迎来毕业季的大学生,在招聘平台上,发现了一家声称能够提供高薪职位的公司。从平台资质、简介上看非常正规,有着吸引人的企业文化和令人向往的职位描述。在经过几轮面试之后,公司向张三承诺了优厚的待遇,包括高于其他公司的薪水、各种补贴以及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张三对这份工作充满了期待,于是签订了劳动合同。 张三正式开始工作后,他发现实际的工作内容与招聘时描述的严重不符,工作环境和条件也远没有当初承诺的那么理想。在工作的第三天,公司要求支付8000元进行培训,培训合格后公司发放培训证书,声称这是为了提升他的专业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工作,培训结束后就可以胜任工作,工资待遇比承诺的还要高。当张三以没有经济能力支付时,公司以帮助支付为由,诱导贷款支付培训费,该公司拿出一份合同,稀里糊涂地签了字,贷款合同被公司拿走,第四天上班时当张三要求拿回合同,公司以合同不在公司等各种理由推辞。此时张三才恍然大悟已经被公司套路,要求退回费用,不参加培训,公司以贷款已经支付了培训费,拒绝退回。

各位小伙伴
在求职过程中
要警惕“交钱换工作”的谎言
如遭遇诈骗
请立即向学校和有关部门
寻求帮助
来源:云南发布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