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 点击人次: 213
求职季开启
为加强警示教育
增强毕业生防范风险意识
维护毕业生合法权益
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教育厅
面向全省高校开展“就业权益保护月”活动
推出《2025年高校毕业生
防范招聘求职“陷阱”典型案例集》
3月12日起
“云南发布”将连续推送五期
防范招聘求职“陷阱”典型案例
今天,一起来看第四期
防范求职过程中被盗用个人信息
小王是某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她想通过网络求职,于是将个人资料在互联网上公开,并将手机、寝室电话同时公布。一段时间后,小王接到一个公司的电话,称为了核实其大学生身份和家庭情况,要求小王告知其家庭电话号码。
小王觉得用人单位想核实她的真实情况也是正常的,于是将家庭电话告诉了对方。就在这段时间里,家中的王父接到了一自称是某医院急救中心主任的电话,称小王因交通事故在医院抢救,需汇款30000元到院方指定的账户,否则将影响抢救。王父在与校方、女儿同室同学多方联系未果的情况下,救女心切,当日先后分三次共汇款25000元到指定账号。几个小时后,王父通过电话联系上女儿,才得知这一切竟是个骗局。
典型案例③:扣押证件陷阱强收违约金
要时刻擦亮眼睛哦
来源:云南发布微信公众号